“十三五”规划里提出的很重要的一点,就是教育现代化;而教育现代化里,最值得关注的,就是职业教育!这可是跟产业转型、制造业升级等等密不可分的,绝不能小看啊。!
有一天,当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替换了生产线前面的工人,这些人该干嘛去?产业和机器升级了,劳动者也必须同时升级。
这么一来,相关的职业技能就太关键了,用人单位谁都愿意用熟手,没有熟手,至少也要了解活怎么干,来熟悉熟悉就能开工的那种。现教现培训?对不起,那太浪费时间了,企业也负担不起这个成本……
其实,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口号,以前喊了N多年了。虽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,但是,这种教育模式好像一直半冷不热的,社会上的许多人也不太认可。说到底,还是人们的观念需要改变。
你家孩子上高中了?不错!什么,市重点?哇,真是太厉害了!你家的呢?嗯……上了个职高。哦,这样啊?
这还是初升高的情况。恢复高考以来,全社会都把“大学生”三个字看得很神圣;即便在高校大量扩招、部分学校的毕业生质量参差不齐的现在,很多人,还是更看重这个金字招牌。不光是学生,用人单位也差不多:宁可要个专业完全不对口的本科生,也不会考虑完全对口的职校生……
哪怕是成绩不那么好的人,在填报志愿的时候,也还是以普通本科为主。为什么?大家对职业教育的接受度不高,这是最现实的问题。
社会在发展,将来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高;就业市场上眼高手低的会越来越无力,关键,还是要有吃饭的本事和技术。
德国是世界上职业教育最成功的国家之一,每年大约六成年轻人选择接受职业教育。2013年,德国签约职业培训的新生共有52.6万人,这其中13.2万人持有高中毕业文凭,即拥有申请大学的资格。
选择了职业教育的德国学生,大部分时间在企业做学徒,少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;有理论和实践的结合,又是企业自己培训出来的,用着顺手还省去了熟悉的时间,最后自然多数人都会留在企业工作。
学好技术轻松就业
中国的职业教育起步不久,不过算是赶上了好时候。市场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变大,又赶上了互联网时代的东风,有这么便捷的工具,还怕搞不好职教?行家们都说了,有了互联网+,还怕搞不好职教?
可是,有一个事要说说:现在网上乱七八糟的网校啊、职教平台什么的,到底有没有人管啊?随便找一个点进去都吹得天花乱坠,然后一搜校名就一大堆投诉吐槽,这是什么鬼?要努力搞好职教、利用互联网平台,这些基础也要先搞好才行呀。
一些卫视频道里常常露脸的厨师学校、挖掘机学校、汽车修理学校的春天就要来了。反倒是一些公办职校需要与时俱进,比如有“中职升高职”的学生说,“前后学的都差不多”,或者,“学了半天都是过时的东西”……、
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能不能跟上时代,对于“中国制造2025”等一系列规划都至关重要;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与当前国内产业结构不太匹配的问题,就要靠它去化解了。
关注微信
关注快手
关注抖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