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全国多地公布了高校学费上涨标准,部分高校专业涨幅高达50%。实际上,在教育部2007年出台的关于高教学费的5年“限涨令”到期之后,从2013年开始,全国各省份便纷纷上调高校学费,被公众称为“报复性上涨”。
一年近一万元的学费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负担。成本提高,学生和家长担心的是高额的费用是否能够和教学质量相对应。就这些年来看,高校毕业生是不断增多,失业的毕业生也不断增多,大学生“就业难”成为了社会性的问题,沉重的就业压力让不少大学生感叹“毕业即失业”。
大学扩招,高校毕业生不断增多,曾经的“天之骄子”面对就业的压力变得束手无策,找不到一份好工作,家长寄望孩子考上大学后能够“光宗耀祖”,结果不但愿望落空,甚至还要面临着孩子毕业后“啃老”的现实。
多位高校人士也表示,从根本上讲,高校应当深耕“产、学、研”一体化路径,通过提高教学水平、加强科学研究、促进成果转化的方式,为高校经费“造血”,而不是没钱就向“父母”(政府财政)或者“子女”(学生)要钱。
关注微信
关注快手
关注抖音